大家好啊,我是阿鉴,今天照例来总结一下今年评测的发现和收获,会把今年上市的产品做个总体评价。如果你这一年都没怎么注意杯子业界,想要了解下趋势和花边新闻,这篇应该会帮到你。那么就不多bb,直接进入正题
大广告时代
可能是由于国内各大互联网平台急于变现流量,最近越来越多平台开放了成人用品类广告。其中最夸张的要数曾经“圣杯战争”的B站——我经常能在手机B站App首页刷到官方推流的“柔情猫娘”广告,点进去直接跳转链接;甚至很多冷门领域的视频也有广告植入。这个尺度可以说比日韩等国家都要开放了(虽然有人提到“榨汁女仆”,但我本人从未刷到过)。
广告这东西让人又爱又恨。有时它确实能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产品,或者通过趣味创意吸引你关注品牌。但大多数时候,广告更像是令人烦躁的杂音,就像不经同意就闯入你生活的强奸犯;有些“洗脑旋律”或“反复出现”的手法,更是充满恶意。
B站的飞机杯广告则是简单粗暴,钩直饵咸。不是因为产品足够好而去推广,而是为了推广才临时做出产品。“柔情猫娘”的包装和平面设计看一眼就感觉非常“草台班子”,显然缺乏成人用品行业的基本经验。如果在淘宝、京东甚至拼多多这样的平台上公平竞争,估计它连水花都激不起。而在B站这种几近垄断、密度极高的广告推送下,它多少带着一种“资本洗脑征服市场”的意味。
我本人并不反感成人用品广告,但仍希望看到更多具备“创意与格调”的作品。成人用品应该像杜蕾斯那样摆脱低俗与媚俗的刻板印象,而不是变成新时代的“收礼就收脑白金”。
Tomax复活
经过多年的沉寂,Tomax终于推出了新系列产品。这一次的Tomax不再坚持使用简单结构,反而大幅提升了通道的复杂度与精致程度。当我第一时间看到通道剖面图时,脑中就冒出一个念头——Tomax要王朝了!
然而,实际使用后,我很快感到了失望。这一批新品并没有与Tomax以往产品拉开显著差距,顶多就是在Venus Real的基础上加了一点buff。对非专业买家来说,这些变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。
从实际体验来看,越是大胆尝试的款式反而越容易“翻车”:通道弯曲带来的仿真感过于强调横纹,反倒变得无趣;模仿“火炮”结构却缺乏硬度对比,导致效果差距巨大。就像一个纯情良家女孩,硬要化成夜店辣妹,总让人觉得别扭。
如今再使用Tomax的产品,早已没有当年那种震撼感,因为核心材料几乎没有本质上的变化,而这部分确实也很难再有突破。除了材料霸权这个卖点以外,Tomax似乎始终找不到自己的“第二身份”。
显然,Tomax已经意识到产品刺激感偏弱的问题,但仅靠更换通道结构并不能改变材料特性。也许,增加更硬的材料做对比,才是更有效的改良方向。总的来说,这套材料造就了Tomax“大魔王”的口碑,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其未来设计上的巨大障碍。
处女膜第二春?
在最近的几款新品中,不少品牌不约而同地重拾了“处女膜”这一噱头。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飞机杯行业最古老的卖点之一了——我在学生时期第一次购买成人用品时就见过类似的杯子,没想到2025年它还能复活。
但由于设计本身的问题,即便在当时品类极少的成人用品市场,这类产品也未曾流行,昙花一现后几乎没人再生产。主要原因有两个:第一,大多数廉价处女膜杯是内含润滑液的,但长期密封储存后,这些液体很容易产生可怕的气味和卫生问题。我第一次在拼多多上买到这类杯子,捅开时那股酸臭味让我毕生难忘。
第二种则是类似对子哈特或TMT最近产品所采用的设计,估计是通过手工贴膜方式制作的“处女膜”。但问题也很明显:捅开之后通道完全干燥,需要用户手动添加润滑剂。若你怀着“破处”的兴奋劲儿直接猛插,结果可能是流自己的血——毕竟龟头皮肤是很脆弱的。
而如今这个“上古概念”的复活,并没有带来设计上的优化或改良,更像是“挖开了一座早已尘封的老坟”。可以说,这是设计师黔驴技穷的表现,属于毫无意义的“伪创新”。
618新品
今年年初,飞机杯行业一度陷入“创意低谷”,无论是国内厂商还是日本厂商,都几乎没有推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。不过,这一情况在618期间有所改观,至少国内的超级大促还是唤醒了商家的生产欲望。
但因为这次618被称为“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”,各家推出的新品非常多,我也需要花点时间慢慢消化,估计得等到七月,才能把五六月份的新品全部评测完。赤石大王阿鉴终于吃上了几口香饭,想要细细品味一下,也请各位粉丝兄弟们多多见谅……
而在大海彼岸、飞机杯的故乡——霓虹国,这个产业反而正逐步走向更低端的方向。不仅国产代工产品的比例大幅上升,连传统老牌厂商也开始走低价路线(最明显的就是对子哈特)。也许这与通货膨胀等大环境有关,但看不到日本的新奇玩法产品,确实令人惋惜。大和杯子,你快崛起吧!
文章评论